1.病毒的发现
年在日本宫崎县、九州、佐贺县等各县的甜瓜、黄瓜上发现不明的叶片黄化症状。此症状在熊本县用烟粉虱Q接种,可再现症状,其发病机理不明。年开始探明发病原因,结果检测出属于长线形病毒科毛形病毒属的新病毒。以烟粉虱为媒虫进行接种,在鹿儿岛县于黄瓜上也发现了类似黄化症状。年12月在东串良町和出水市采集黄瓜、甜瓜的黄化病叶,用九州冲绳农业研究中心开发出来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确认是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chloroticyellowsvirus,CCYV)。
(上海嘉定拍摄,年10月13日)
年,在中国华东一带秋季种植的大棚甜瓜座瓜后植株便发生黄化,叶片除叶脉保持绿色外,叶脉间失绿黄化。该病曾一度被怀疑为生理性病害。可是生理性病害不太可能在不同地区(上海、浙江和山东寿光等)同时出现,而且有逐年加重的现象。目前在许多大棚全棚发病,座瓜晚的转色困难,果实品质下降。为了揭开甜瓜黄化的神秘面纱,郑州果树研究所古勤生等人实地调查了上海嘉定试验地、宁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宁波梅山甜瓜种植大棚和山东寿光试验地。通过实地考察,初步推断甜瓜黄化系由烟粉虱传播的病毒引起,怀疑病毒为长线形病毒科的病毒引起。设计通用引物,通过对6份样本(上海甜瓜;宁波西瓜、甜瓜和黄瓜;寿光甜瓜和西瓜)提取总RNA,对病毒基因HSP克隆和序列分析,已经证实该病毒为瓜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chloroticyellowsvirus,CCYV),该病毒与CYSDV同一科同一属,但不同种,CCYV目前为暂定种。
(浙江宁波拍摄,年10月14日)
截至目前,瓜褪绿黄化病毒已经不再陌生,各瓜类产区陆续有此病爆发报道,并且呈逐年蔓延之势,除热点华东、华北地区外,研究人员在华南地区的瓜类作物上也发现很多的褪绿黄化症状。经过检测,确定广东,广西也已有瓜类褪绿病毒的分布,其能对黄瓜、甜瓜、苦瓜、丝瓜、冬瓜等瓜类作物造成危害,而且瓜褪绿黄化病毒(CCYV)常与CYSDV形成复合侵染。
(广东省惠州市拍摄,年10月16日)
2.病害症状、传播途径及寄主范围
(1)主要感染植物的病症及危害
开始在叶片上有不明显的褪绿小斑点发生,基部或中部叶片开始退绿,以后斑点一边增加,一边愈合并黄化,斑点扩大后呈斑状的黄化叶。随着症状的进展,除剩下斑点状的绿色部分外,叶片全部黄化,但叶脉仍为绿色。在黄瓜上叶缘向下卷。在甜瓜上表现果实糖度下降,果实重量也降低。在黄瓜上因叶片黄化,生长势下降。显示出类似症状的有烟粉虱作媒介接种的甜瓜、黄瓜黄花病,病原病毒为BPYV。
(2)传播途径
感染本病毒的媒介为烟粉虱Q,关于烟粉虱的种类与感染植物的关系正在研究中。烟粉虱为半永久性传播,即在几个小时至几天内便可传播。虫卵、汁液、土壤、种子不传播。
(3)寄主范围
用感染了CCYV病毒的黄瓜植株,让烟粉虱一代接一代在病株上取食,然后再去侵染9科33种植物。进行虫媒接种的结果表明:瓜科中的甜瓜、黄瓜、南瓜、苦瓜、葫芦、丝瓜、越瓜、冬瓜、夏南瓜、西瓜,茄科烟草属的3种植物,藜科的菠菜、苋色藜、昆诺藜,豆科的豌豆,日本天剑科的牵牛花,紫苏科的稻鹾菜,以及红瞿麦科的植物,全都感染病毒。目前已经发现的自然感染植物有甜瓜、西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等。
3.防治方法
(1)防止媒介昆虫(烟粉虱)进入设施(大棚、温室)内,对媒介昆虫用农药防治,特别是育苗期和甜瓜生长的初期,要进行重点防治。
(2)放置黄色粘着板在设施内,以便早期发现媒介昆虫进行防治。
(3)未发生此病的地区,为防止病毒感染,从发病地区购入苗木时,要使用无病毒苗。
(4)除去设施周围的杂草,铲除媒介昆虫的发生源。
(5)在设施栽培时,作物栽培结束后,对大棚进行密封消毒杀虫处理,防止媒介昆虫飞到设施外。
(6)在甜瓜、黄瓜轮作栽培时,为防止下一轮作物感染病毒,须将设施内杂草除去,对大棚进行彻底的密封杀虫消毒处理。定植作物时,使用颗粒剂进行土壤消毒。
4.注意事项
(1)由于叶片黄化的症状,其他因素引起发生的情况很多。为了确定是否是该病毒,对苗床、栽培地的烟粉虱发生情况,栽培管理情况,上一次栽培的作物,周围甜瓜、黄瓜病情发生的状况,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和把握,然后进行综合判断。
(2)未发生此病的地区,怀疑是此病毒危害时,可咨询地区专业人员进行ELISA或者分子鉴定,以免误诊,贻误防控。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