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菜博会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全面汇集展示和交流共享国内外蔬菜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理念,促进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低碳农业等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农业科技在这里普及、智慧农业在这里飞扬,通过菜博会这个靓丽的城市名片,我们可以一览智慧农业的风采,领略现代农业科技的无穷魅力。
物联网技术让展馆变身智慧工厂
农业生产中的物联网技术,可以理解为把感应器嵌入装备到大棚、土壤、肥料、农药等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超级计算机群对“整合网”的人员、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管理控制,以精细动态方式管理生产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关系。
如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菜博会各展馆变身智慧工厂,处处可以体验到精准“感知”的农业技术。
3、4、9、10号展馆配备了物联网操控系统及技术运用展示平台,温室环境智能操控系统可通过传感器对室内温度、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进行检测,若出现异常,“温室娃娃”会自动报警,该操控系统装有机电设备系统,所有的风机、遮阳网、天窗的开关在千里之外管理者就可以用手机或者互联网进行操作。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使作物获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还可以实现蔬菜种植的高效管理,降低人工成本。
现代化冬暖式大棚、拱棚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区也采用了一系列实用的物联网技术:智能放风机和智能卷帘机,仅耗用微量的手机流量,便可实时掌握大棚动态并可通过手机对大棚进行放风和盖帘等操作。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不仅保证了蔬菜最优的生长环境,最大程度的表现了种植品种的优良特性,还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实现了对蔬菜的有效管理,代表了蔬菜大棚未来集约化生产的方向。
水肥一体化施肥机促进集约化生产
菜博会的3、9、10等展馆内,展示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多种国内外最前沿的农业技术,让人大开眼界。
3号展馆通过水培的栽培方式将造型新颖,雄伟壮观的各种组合景观充分展示出来,为更好地管理水培管道蔬菜,展馆配备有“水肥一体化”,井水首先进入净水系统,经多级净化之后,通过自动施肥机根据作物需肥比例把各种水溶肥料混合至均匀状态后注入贮存池,之后随各支管道流入定植蔬菜的水培管道,输送到各蔬菜区域进行使用,多余的回收之后再利用,整个系统形成一套密闭的循环网络。9号馆和10号馆,都运用了水肥一体化全方位管理蔬菜。12号馆(采摘园),也采用了水肥一体化管理,有机栽培西红柿、无刺黄瓜、草莓,果实鲜美、安全健康。
现代化冬暖式大棚、拱棚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区的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可监测土壤温度、湿度,自动控制水肥一体化设备,将水、肥相溶后,直接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于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
椰糠栽培引领无土栽培新形式
(椰糠栽培草莓)
随着蔬菜在土壤中种植年限越来越长,重茬问题突出。很多菜农都反映,投入越来越高,产出却没有相应提高,甚至在下降。出路在哪里?菜农朋友不妨来7号馆看看。
7号馆是无土栽培种植模式馆,集中展示了国内外流行的多种无土栽培模式,如管道培、槽培、卡盆培、立柱培等。无土栽培由于不用土壤,可以扩大种植范围,加速作物生长,提高蔬菜质量,节省肥水和劳动力,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的方法很多,目前生产上常用的主要有气雾培、基质培和水培。
本届菜博会上,一种新型环保蔬菜栽培技术—椰糠栽培首次亮相各展馆。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它是从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可以降解、纯天然的有机质介质,富含氮、磷、钾等多种有机养分及钙、镁、铁等微量元素,能有效防止有害病菌和土传病害的发生,采用椰糠栽培的蔬菜品质上佳,采摘期长,引领了现代化蔬菜生产方向。据了解,本届菜博会期间,7号馆、11号馆、5号大棚及采摘园都大面积展示了椰糠栽培模式。
国产西瓜、甜瓜种子,彰显本土育种专家实力
近年来不管是在寿光,还是在全国,除个别普通蔬菜品种外,绝大部分蔬菜品种基本被外国公司垄断了。但是在9号馆,你会体会到国产种业的崛起,尤其是寿光本地的育种专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一个又一个的蔬菜新品种培育成功。
9号馆是潍坊科技学院自主研发的蔬菜新品种及国内外推广的蔬菜新品种展示馆,集中展示种蔬菜新品种栽培和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据了解,在展示的这种蔬菜新品种中国产种子占到了80%,潍坊科技学院自主研发的蔬菜新品种占到了30%。
本届菜博会上,潍坊科技学院自主研发的2个甜瓜品种和8个西瓜品种也亮相9号馆。据了解,这两个甜瓜品种是以厚皮甜瓜和野生种远缘杂交培育出的雌性系作为母本,育种成本降低,培育出的种子相对便宜,易于被菜农接受。展示的这8个西瓜品种都具有耐劣、耐低温、耐弱光、皮薄、高产的特性,糖度能达到11度以上。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