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最早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之后广泛种植于我国温带和热带地区,当然,随着温室大棚等保暖设施的普及,黄瓜的种植范围也在向寒冷地区发展。
但是,由于黄瓜连续开花、结瓜,耗水耗肥大,而其根系却非常浅且再生能力较弱,因此,黄瓜的栽培对肥水管理技术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规模化的优质高产黄瓜生产,更需要精细的肥水管理。鉴于此,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黄瓜的生长习性、需肥特点以及栽培中的施肥要点,期望对菜农有所帮助。
1、黄瓜的生长习性
黄瓜属于葫芦科甜瓜属一年蔓生或攀缘草本植物,黄瓜适合于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pH中性(6.5-7.2)的土壤上栽培。
对温度相对敏感,生育适温为10-32℃,高于35℃时,光合作用不良,45℃时出现高温障碍,低于3℃时出现低温障碍,0℃以下易冻死。
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需水尚不多,但进入结瓜期后,土壤湿度要求达到80%以上。
2、黄瓜的需肥特点
黄瓜生长快、结果多、结果期长,但根系下扎较浅,根系再生能力较弱,因此对肥料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作物,表现出喜肥但不耐肥的特点,特别是对高浓度的铵态氮肥料耐受能力非常弱,因此,黄瓜施肥时对肥料种类和数量要求相对严格。
大多数作物对养分的吸收量是随着生育期不同而变化的,黄瓜表现尤为明显。
结瓜期前,植株尚处于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大部分养分流向根、叶,用于促进生根、抽蔓、长叶,为结瓜打好基础,各器官生长缓慢、增重不明显,因此对养分的吸收较少,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营养吸收量的2.4%、1.2%、1.5%。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虽然需肥不多,但是对于黄瓜植株来说,结瓜前是它“长身体”的阶段,只有底子好,后期才能持续结瓜。特别是黄瓜的花芽分化也是在结瓜前完成,因此,这一时期黄瓜对硼也有一定的需求量。
进入结瓜期后,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茎蔓、叶片快速生长,幼果迅速膨大,全株生物量显著增加,到结瓜盛期达到了顶峰。黄瓜的盛瓜期一般能维持20天左右,而这20天所吸收的各种养分,基本上都占全生育吸收量的50%左右。另外,随着黄瓜成熟、采收,其吸收的养分随之从植株脱离,而开花、结瓜仍在持续,因此需要不断补充营养,勤追肥,延长结瓜期,提高种植效益。
3、黄瓜的施肥要点
基于黄瓜喜肥不耐肥的特点,黄瓜种植施肥的原则为:施足底肥,多施有机肥,分批适时追肥,适当叶面追肥。
施足基肥:
正如前文所讲,黄瓜结瓜前的营养生长是为后期开花结瓜打基础的阶段,尤其是根系的发育,直接影响后期水、肥的吸收。因此,黄瓜种植时,施足基肥,重施腐熟有机肥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利于根系生长。
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水平以及计划产量合理确定,一般每亩施用天适立农有机肥-公斤。
合理追肥:
黄瓜的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且每次追肥最好结合灌溉,以利于养分溶解、吸收。
苗期除非苗子脱肥生长不良,否则不宜追肥,第一次追肥时期应把握在根瓜采收后,之后每次采摘后立即追肥1次或者每间隔10-15天追肥1次,前期追肥适合天适立农生物有机肥2型,中后期则应当适量增加钾肥的施入。
适当叶面追肥:
黄瓜在结果期需肥量非常大,而根系吸收肥料的能力有限、肥效慢,因此,适当进行叶面追肥可快速提高植株营养水平,利于幼瓜快速生长,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叶面追肥频率一般为10天1次,喷施的叶面肥品种主要为氨基酸功能型叶面肥、钙镁硼中微量量元素。保花保果
要想种出的黄瓜比别人好、比别人高产,就不得不专研其中的施肥技巧——施足底肥是基础,少量多次追肥是保障,适当叶面追肥锦上添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