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动态
1月2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例(天津2例,上海2例,广东2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例(吉林67例,黑龙江35例,河北11例,北京3例,上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5例。
多地——进口车厘子检出阳性
1月21日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监测中,发现一份生产日期为年12月18日的进口车厘子内表面核酸检测阳性。
1月23日,石家庄市桥西区疾控中心在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的进口车厘子中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苏州——某医院在门把手
上检测阳性样本
1月24日,医院发布通告称:该院在对发热门诊开展例行环境监测中在一门把手上发现一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
根据防控要求,医院从即日起停诊,并对相关人员开展追踪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14名接触过该门把手的医护及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
普陀一企业进口冻红虾外包装
等样本核酸阳性
1月24日,舟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年1月23日,上海市在对普陀某企业进口的阿根廷冻红虾检测中,发现集装箱内壁及货物外包装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上海市、区防控办第一时间启动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厂区进行封闭管理,对货物信息进行溯源,对相关场所外环境、车辆进行全面管控和消毒,对涉及车辆及货物全部封存。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先检测、后入库”要求,厂区货柜内所有货品均未卸货,有关货物均未流入市场。
天津一批美国进口啤酒
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1月24日,天津市宁河区在对辖区某物流公司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一批美国进口啤酒整托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
该批货物未流入天津市场,已按相关防疫措施进行处置,相关人员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已出结果的16人结果均为阴性。
物体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阳性让很多朋友觉得病毒防不胜防。其实面对这样的状况大家也不必过度的担心。
在这里,怡康君梳理了近期关于这方面大家都很焦虑的问题,统一为大家进行解答:
吃水果会感染新冠吗?
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回应:保存水果的温度比冷冻鱼肉等食品温度高,病毒在保存水果这样的温度下存活时间短;核酸检测呈阳性,有可能是活病毒,也可能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
只要我们注意手部卫生,吃水果前用流水清洗,应该就不会有感染的风险。当然如果你确实非常焦虑的话,疫情期间也可以多选择国内生产的食品。
是否能用消毒剂处理水果蔬菜?
考虑到大多数消毒剂主要成分为化学有机溶剂,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建议直接在水果蔬菜上直接喷洒使用。
中国疾控中心曾指出,请勿将消毒产品用于食品或食品包装!且尚无证据证明盐、胡椒、醋、柠檬汁和酸橙汁可以有效去除农产品上的致病微生物。在常温自来水下轻轻冲洗新鲜水果和蔬菜即可。
要注意的是:即使不吃果皮,也应使用干净的刷子刷洗未切开的硬质农产品(如土豆、黄瓜、甜瓜)。
选购冷链食品时应该要注意什么?
选购冷链食品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触食品表面,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选冷冻冰鲜食品,不要采购没有“三证一码”的进口冷链食品。
清洗加工冷冻食品时,做到生熟分开和烧熟煮透。同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倡导公筷公勺,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
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
凡是不好好戴口罩的都易感染
1月24日14时,上海在市疾控中心举行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93场新闻发布会。反复强调要大家做好,三件套,五还要(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只有你自己好好防护才能给自己穿上无形的防护服。
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洗手。肥皂、流水20秒、洗手,这三个关键词一定要注意。进了家门,到办公室一定要洗手。
01
疾控专家提醒:
平日在生活工作中要注意:①在外勤洗手,用流水洗手;②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时尽量保持20秒以上作用时间;③外出就餐应避免大规模聚餐;④就餐时避免使用交叉餐具;⑤开窗勤通风,避免使用内循环通风系统。
02
怡康君也提醒大家:
打喷嚏时也千万要注意哦!公共场所打喷嚏用手捂着是大错特错的,病毒细菌会留在手上,当触碰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物品时就会造成间接传染这是很危险的。
正确的方式是:感觉喷嚏要来的时候,拿纸巾轻掩口鼻,这样一来病毒、细菌就都会跑到纸巾上,垃圾桶将成为这些病毒最终的归宿。
如果没带纸巾,或者来不及取出纸,可以对着胳膊打喷出的口水沫虽然附在衣服上、但至少可以阻断病毒的传播。
信息来源: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央广网、央视新闻网、人民日报微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