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在查汗采开乡莫哈尔苏木村提起周翠琴,村里街坊四邻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她真是个好媳妇,对她公婆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就算是亲生女儿也很难做到这样啊!”
周翠琴和孙明结婚已经20年了,夫妻俩都是共产党员。他家50亩地,今年种了番茄、色素辣椒和玉米,饲养了一些鸡,夫妻俩生活中相濡以沫,生产中共同劳作。丈夫通情达理,妻子温柔贤惠。周翠琴和公婆相处的很融洽。周翠琴是妇女队长,一边要做好小组的妇女工作,一边要干地里的活。这些公婆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早饭、晚饭都由周翠琴做,午饭公婆赶在周翠琴从地里回来之前就做好了,为的就是让她吃上一口热乎饭。
说起儿媳妇,周翠琴的公婆打心眼里高兴,冬天周翠琴会给他们换上新做的棉被,有个头疼脑热的,周翠琴马上就端茶倒水送药,精心伺候。
周翠琴的婆婆徐桂花说:“儿媳妇很孝顺,20多年了除了照顾好我们,还要一边干农活,一边把整个家打理得干干净净,儿媳妇特别能吃苦,生活很节俭,也从没听她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去年,周翠琴家将牛卖掉了,把牛圈拆了,开垦出一块菜地,种上了西红柿、大葱、丝瓜、甜瓜等蔬菜,蔬菜瓜果熟了后,周翠琴就洗好切好送到公婆面前。
周翠琴的公公孙贵山也忍不住地夸奖儿媳妇勤劳、善良,过日子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尤其是在照顾老人方面真的是无微不至,能遇到这样的儿媳妇,是自己的福气。
周翠琴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在她看来,是自己遇到了一对好公婆,公婆通情达理,爱护晚辈,真心实意待自己,这也让她感觉到温暖。在周翠琴心中,丈夫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照顾公婆就是自己的责任。久而久之,他们好婆媳的故事就传成了佳话。有村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这样孝顺的?”对此,周翠琴总是笑呵呵地说:“对待老人只要你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就行。”
每每听见邻居夸自己,周翠琴总是平淡地说,娘家父母经常教导,对待公婆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她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周翠琴说:“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孝敬老人是晚辈应该做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百善孝为先,再说哪个人没有老的一天,孝敬老人就是善待自己。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
周翠琴孝顺老人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她勤劳朴实孝老爱亲的举动,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儿女和乡邻。(马晶吐尔逊)
END
编辑:冶晶晶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