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七旬,本该是安享晚年。不过在南塘镇里塘村,75岁的陈法宝仍然每天在田里劳作,5年试种了60多个甜瓜品种,将研发成果与村民共享,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陈法宝是乐清市永利哈密瓜专业合作社会长。正值5月份甜瓜生长之时,早上4时30分,天空微微泛白,他就起床挑起75公斤的肥料,快步走向米外的农田。身后的大厅墙壁上,刚挂上的一张《浙江农业之最甜瓜擂台赛二等奖》的奖状,在灯光下显得更为显眼。
乐清甜瓜全省飘香
今年的5月19日,第八届中国·浙江瓜菜种博会上,浙江农业之最甜瓜擂台赛打响,来自全省各地25个品种的甜瓜登台角逐“最甜瓜王”桂冠。乐清市永利哈密瓜专业合作社作为乐清唯一一支参赛队伍,在比赛中荣获全省二等奖。
据介绍,浙江农业之最甜瓜擂台赛评比的指标就是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所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指一切能溶解于水的固形物的总称,包括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越高,甜瓜的风味越浓。比赛以此为唯一量化指标,高者胜出,最好成绩将申报浙江农业之最纪录。
最终,平湖市某专业合作社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6%获得冠军,乐清市永利哈密瓜专业合作社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9%摘得榜眼。
擂台赛结束,陈法宝站在讲台上向同行交流经验,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登台亮相。他是这批获奖者中年龄最大也是最矮小的一位,“我并不慌张,因为我对甜瓜很熟悉,讲得就是平时的种瓜心得。”陈法宝笑着说,“不好意思的是,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普通话不标准。”
5年试种60多个品种
陈法宝跟甜瓜打交道25年。老人总是身着白衬衫,衬衫上粘满泥土,两只裤脚上卷,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每天早上4个多小时,他自己在田里要收多公斤的甜瓜,品种有“采密”、“江淮密”、“蓝星”等,散落在道坦和走廊里。
“江淮密”是陈法宝通过3年试种后,研发出的新品种,也是在本土推广最多的品种,市场批发价每公斤8元,远销福建和台州等地。
从年起,陈法宝开始接触甜瓜新品种。近5年,年近七旬的他像着了迷,不断试种新品种,还从日本、台湾、新疆、北京和安徽等引进60多个品种。在无数次的试种中,陈法宝发现“东方密”、“采密”、“江淮密”、“蓝星”等非常适合在乐清种植,卖相喜人,果实香脆可口。
“爷爷对待新品种,比对我都还要亲。”陈法宝的孙女陈芸芸介绍说:“种子发芽这几天,爷爷经常会夜里起来照看,生怕会出现什么问题。”
“我不喜欢打麻将,也不喜欢听戏,就喜欢跟甜瓜打交道。”说道兴起,陈法宝仰起头来哈哈大笑,甜瓜地都是他自己亲力亲为,每天挑着70多公斤的肥料往返家和瓜地。
由于他对甜瓜的热爱和经验丰富,温州市农业局还把一些甜瓜新品种放在他的专业合作社试种。
新品种致富百户瓜农
乐清本土甜瓜以白香犁为主,前些年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这几年,瓜农纷纷跟着陈法宝改种“采密”、“东方密”、“江淮密”、“蓝星”等品种,经济效益凸显。
“新品种试种完成后,在推广上并不受瓜农欢迎,大家都有抵抗情绪。”陈法宝说,甜瓜成熟后,邀请瓜农来家里品尝,大家认可后,开始推广种植。
为了新品种更好的推广,陈法宝一听说哪里有甜瓜评比比赛,就带着自己的甜瓜去哪里报名,这几年他获得很多奖项,比赛获奖是对他种植最直接的肯定,也能更好地得到瓜农的认可。
甜瓜新品种成功进行推广后,在销路上遇到问题,消费者并不买新品种的帐。陈法宝又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商家品尝后,纷纷给他点赞。
走在南塘的农田瓜果飘香,0多亩的甜瓜望不到边。瓜农蔡国华12亩甜瓜全部采用“采密”品种,亩产1.2万元,他抱着一篮子的甜瓜享受新品种带来了效益。他笑呵呵地说:“采用新品种后,产值翻了一倍。”
如今,南塘镇多户瓜农的0多亩甜瓜大部分采用陈法宝的新品种,效益也从亩产元增至上万元。
“我种瓜很简单,就是让大家都富裕起来。”陈法宝说,只要身体健康,还会一直种下去,让大伙都能吃上最好的甜瓜。
图片来源:乐清日报(点击查看大图)
讲文明 树新风 建南塘 共光荣
公益广告
今日南塘∣一个有声音的白癜风医药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